一开始。
贺若弼神色如常。
对于小皇帝的书法字体,露出赞许之色。
等看到后面,突然脸色大变。
“这,这……”
贺若弼不由地失语。
“陛下,这真的可行么?”
“行不行那不得做了才知道么!”
“对,对,陛下所言甚是,做过之后便知……”
沉吟片刻。
贺若弼内心竟然有些激动起来。
“辅伯,此册天知,朕知,你知!”
“臣定当守口如瓶!”
宇文衍拿回册子,把后面一些内容撕下来,丢进了火盆之中。
贺若弼见状也是松了一口气。
要不然这个册子带在身上,他还真有些睡不着觉。
“朕让人从倭国运了一万石稻种到龙城,应该差不多到了,你去了之后,一定要把水稻种成功。”
“除了推行均田制,鼓励开荒垦田外,首要任务就是促进人口增长……”
宇文衍特别交代了几句。
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册子上已经写的很详细了。
“臣遵命!”
“小言子,你带辅伯去冶铸坊领陌刀、锥枪各两千。”
“多带些二锅头去,东北冬日里天寒地冻的,喝了暖身。”
“是,陛下!”
对于冬天避寒取暖问题,宇文衍把铁炉子的图纸给了他一份。
在东北不知效果怎么样,到时可以尝试一下。
然后就是火炕的图纸。
火炕绝对是东北的抗寒神器。
除此之外。
建造“地窝子”御寒的方法,也一并给了他。
小皇帝也不知道当下生活在那里的人,是不是已经掌握了这些冬天生存之道。
反正也没坏处,尽量和他多说一些。
“辅伯,你再看这里!”
宇文衍指着辽西走廊的狭长地带。
“此处依山傍海,是从幽州前往辽西最为近便的通道。”
“只不过,当下该地森林茂密,多沼泽,还没开发出来。”
“朕希望你亲自走一趟,实地考察一下……”
小皇帝当即把辽西走廊的情况告诉了他。
此处至关重要,宇文衍绝对不会掉以轻心。
哪怕当前并不适宜通行。
“此道若是能够行军,那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贺若弼自小熟读兵书。
以往中原王朝经略东北,全都是走燕山的几条古道。
他不知道小皇帝从哪得来的消息。
若是从舆图上看,那里确实是通往辽西最近的一条路线。
前人为什么不走那里呢?
难道真如陛下所说,多沼泽,不利于行军么?
这不禁让他有些好奇起来。
“陛下,臣此去辽西便从此道而去,探一下到底能否通行!”
宇文衍点了点头。
交代完后,贺若弼退下,回府准备出发事宜。
辽西原本就是一郡之地。
设营州之后,辽西郡仍然保留。
就目前情况来说。
营州就是辽西郡,辽西郡就是营州。
幽州总管阴寿,去年发兵击溃伪齐高宝宁残部。
后来。
更是带兵跨过辽河,杀到辽东地区。
与高句丽军队发生了大小数十战。
接到朝廷诏令后,这才撤兵返回幽州。
临走前。
和辽西郡太守把小皇帝试种水稻的谕令安排了一番。
此时。
辽西龙城,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百姓们正排队领取稻种。
“老罗,你家开垦了多少亩地?”
人群中,一个老农拍了拍排其前面的人问道。
“能有多少,百余亩,哪像你家,五个儿子……”
老农嘿嘿一笑。
他这一辈最骄傲的事情便是生了五个儿子,还全部养活了。
“你说这地方,冻起来比青州还冷,真能种水稻?”
“既然朝廷要求至少三成的田地用来种稻子,应该是可以种吧……”
“反正稻种又不用花钱,开垦的地十年内免租,那就种种看呗。”
旁边有人听后,接过话头说了起来。
“不过这里的地那是真的好啊,一把火杂草树木一烧,地一翻,全都是黑土……”
“是啊,地又平,周边河流水量充足,灌溉不成问题。”
“听说这稻种是皇上让人从倭奴国漂洋过海运过来的,这皇上还管咱老百姓种田之事?”
……
这些人大多是从青州,幽州,相州三地迁徙过来的百姓。
从来没种过水稻,心里也是没底的。
不过朝廷提供稻种,十年内不用交田租。
百姓们也没太大的异议。
“我有个远房亲戚家侄儿,他舅舅家二大爷的孙女婿,在京城做官。”
“说咱们现在用的曲辕犁,农具都是皇上发明的!”
有个汉子不无骄傲地说了一句。
好似有个孙女婿在京城做官的二大爷就是他二大爷。
“去你个皮老鸭,净胡扯!”
“皇上怕是连地都没下过吧,还发明农具,你可真能吹……”
“就是,唬谁啊,据说皇上还是个孩子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下,便有人出声反对。
“且不管是不是皇上发明的,你就说那曲辕犁好不好用吧?”
“嘿嘿,该说不说。”
“那些农具着实好用,否则俺家最多只能开荒一半的田地。”
“那不就结了,还有那沤肥,我敢保证用了之后,庄稼收成绝对会更好。”
人群中,有人对朝廷推行的一系列策令很是认同。
“对了,你们听说了没有,城里设立了一个什么“大周钱庄”。”
“只要在郡衙做了户籍登记的农户,都能去借钱,用来买农具和种子……”
“对,对,好像两年内不用利钱。”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朝廷会对咱们这些泥腿子这么好?”
“我作证,绝对是真的,我们村二驴家就借了十贯钱。”
……
人多的地方。
向来都是喧闹不止,热闹非凡。
这些最早一批迁来辽西的百姓,隐约看到了一些好苗头。
境况似乎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如今。
辽西郡登记在册的自耕农户,已有两万余户,近十万人口。
一旦水稻试种成功。
后续将会更多百姓源源不断地迁徙过来。
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人口流动非常频繁,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辽西郡官府的组织下,稻种有条不紊地发放到百姓手中。
而且。
官府还开设了水稻育种,耕种,田间管理等相关内容的讲堂。
在辽河以西的这片广袤平原上。
出现了一副春耕农忙的热闹景象。
百姓们撸起袖子,大干特干,憧憬着秋后能够大丰收。
喜欢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