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饭菜的味道也就那样,嬴政却觉得还好,因为比他的预期强多了。
“竟然咸味很足,且无苦涩之意,甚至相当鲜美,难道附近有盐矿?”
不知不觉的,他在思考时已经不把这里的人当作仙民来看了,而是考虑更实际的可能。
既然书写之物能从竹简变成神奇的纸,那么这里的人有更好的提炼盐的方法也不奇怪。嬴政对此还是有一点兴趣的,因为农夫都能吃上这样的盐,想来贵人吃的盐会更好。大秦的贵人也要吃盐,秦王也要吃盐,不谈精盐的利润,他自己也能享受到啊。
除此之外,还有很陌生但竟然感觉不错的调味。秦离这个时代太远了,就算贵为秦王,嬴政的味蕾也缺乏足够的调味品刺激。这个贫困村里还算可以的家庭,也就用了自家的酱去炒了盘腊肉,加上白二英还不错的手艺,居然就做出了让秦王觉得勉强可以下饭的菜。
这也是正好他家今天没用辣椒炒菜,不然三个人可就更刺激了。
李世民的见识倒是比这两位强点,见刘彻给了黄金,他吃起肉来才算好意思。他这个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又是练武的人,胃口相当大,平时吃肉比吃菜多,现在这点肉片本来就不够他吃,还这么多人分,他实在吃不饱,盛了两次饭,看锅都空了不是人家不给他吃,这才停下,叹了口气,打算回去啃几块干肉。
陆根水吃惊地看着这个大胃口小孩,心想在山里他都吃什么活到这么大的啊,这么能吃!该不会是吃不上饭了才从山里出来的吧?
李世民没觉察他的诧异,看三个小孩已经吃完到院里玩了,他放下碗也蹲到了院里,笑嘻嘻地指着院里的东西跟他们学。
陆星星跟他年纪相仿,比他略大一点,另两人更小一些。但他那个年代的贵族公子显然早熟,他看他们全都觉得是不懂事的小孩。不过三姐弟还挺喜欢跟他玩的,可惜只教他说了几个词,陆根水也吃完了,在屋里喊:“星星啊,写作业去啊!”
“唉。”三个小孩齐齐叹了口气。
陆星星是最大的,也才十一岁正上小学,根本没有好好学习将来如何如何的概念,对玩和吃比学习上心多了。
但是陆根水算是村里比较重视学习的老人了,别的他也不会,天天盯着他们写作业还是很认真的。
村里的小孩没那么娇惯,陆根水喊了一声也就不管他们了,忙自己的去。李世民就见陆星星跟大一点的男孩进屋抬了张小方桌出来。最小的女孩则在拖凳子。
他帮了一把,没有得到孩子们的感激,就见他们再次进屋,各自拎了个包出来。
这时嬴政与刘彻也出来了,三个人就看着陆星星、陆亮和陆圆从各自的小书包里拿出书本,摊了一桌子,开始写字。
他们竟然在写字,还有两个是女孩!
陆星星先写数学作业,李世民就过去拿她的语文课本看,她抬头看了一眼,没对这个小男生生气,继续写作业。
李世民随手一翻,眼睛立刻睁大了,然后憋着笑递给了嬴政。
刘彻也凑过来看,字自然是不识得的,但是嬴政发现了一个字:秦。
“秦?”他指着那个字,相当肯定的询问李世民。
难得李世民也听出来了,憋着笑点头,在桌上找了找,找到陆星星打草稿的本子,作势撕一张,看陆星星点头了便真撕下来,又借了支笔,学着他们握笔的样子,写道:“这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那比别的字体显得粗黑的几处,分别写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他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引得三个孩子都看他,不想写作业的三个小学生纷纷问:“他笑什么啊?”
“哈哈哈哈,陛下你看看,这就写的你们秦国故事啊!”
这些简体字他当然也不能全部识得,但是他读过廉颇蔺相如列传呀。
书上的故事并非原文,而是简单直白,与他习惯的口语相比也有所不同的大白话。但是既然故事知道了,有些字也猜得出来,那么整篇故事自然就可以连猜带蒙的顺下来了。
只要多几本这样的课本,李世民现在非常有信心,只要几天时间,他就能阅读这里的文章。
秦始皇皱起了眉头。比起曾大父不太有面子的事情被人写到书上编排,他更在意的是通过这篇文章,他终于确定了这是秦、汉,以及李世民所在的隋之后的后世,而不是仙人所居之地。
彻底放弃了在这里求仙的念头,他也更加冷静了,放下可以用来识字的语文课本,他又向陆星星正在写的数学本看去。
熟悉的符号,这就是那个记帐本上出现过的,一定是表示数的符号。既然在大秦后世,甚至在他所不知道的汉与隋的后世,连这么小的孩子都要学,那么一定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他将学会这些符号和运用符号的方法,也列入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只不是紧要项目罢了。
小学生写作业本来就不专心,有他们三个干扰,李世民不时的问一问他们某个词的读音,天色都暗下来了,一年级的陆圆和三年级的陆亮已经写完作业,陆星星还在赶工。
五年级作业多一些,她写完练习册,怨念满腹地开始抄写生字词。还是白二英过来叫她:“今天怎么写这么慢,天都黑了,赶紧开灯写。”
“哦。”她慢吞吞地拿起本子,羡慕地看着已经完成作业冲她作鬼脸的堂弟堂妹,不高兴地进屋了。
屋里不是更黑?他们舍得点蜡烛或是油灯么?
一直没走,在院里借着天色分看三个小学生课本的嬴政与刘彻一怔,便看见她进的那屋窗口亮起了光。
秦时只有蜂蜡,价贵,平民根本点不起。油灯用的还是动物油脂,民间更不可能使用。所以嬴政想的是进屋天光线还不如外面,她进去作什么?
刘彻与他差不多,张骞还没从西域带回芝麻,植物油同样没有大行于世,蜡烛也同样很贵。
李世民就不一样了,他单纯觉得能读得起书的家庭应该也供得起照明,只是现在天色也不是特别暗,点灯难道能亮到哪去吗……咦!
三个人一起拿着小学课本站起来,那透光的水晶般的窗户他们是早就发现并研究过了,开始以为是仙界,后来认为是与纸一样在此处不算珍贵的物事,倒没有大惊小怪。
可现在天黑了,从窗户里透出来的光,怎么会那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