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普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150-154
    第151章 五福晋151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众所周知,蝗虫具有非常强大的啃食能力以及繁殖能力,它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迅速繁殖并扩散,所以,蝗灾一旦发生,便很难以控制,且往往会多年连续发生。

    可想而知,若是连续多年颗粒无收,对寻常百姓而言,那则是灭顶之灾。

    而自古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天灾,其危害甚至比水旱灾还要严重,细数过往多少朝代的灭亡,都与蝗灾息息相关。

    远的先暂且不提,明朝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例子,像崇祯年间,便暴发了两次连续五年以上的特大型的蝗灾,也正是这种连年频发的蝗灾,使得民不聊生,这也成为了摧毁大明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古代,人们则普遍认为蝗灾是由上天降下的惩罚,是因为人类的行为触怒了神明,所以,每当有大型蝗灾发生时,在任的皇帝都会主动下“罪己诏”,承认施政上的错误,以此来请求蝗神原谅。

    而在民间,百姓们则会架起祭坛,进行焚香祷告等一系列事宜,希望‘蝗神’保佑人民,也祈求蝗虫远离庄稼。

    养心殿内。

    雍正看着手中递来的一封又一封的江南各地加急送来的奏折,整个人周身的寒意越来冷冽了起来。

    吓得旁边伺候的人大气都不喊喘一声。

    “这群混账东西,蝗灾这种大事竟也敢隐瞒,他们是怎么敢的!”

    雍正气到直接把手里的奏折重重丢在了地上,似是仍觉不够,抬手把那一沓奏折全扫到了地上。

    可见他也是真的气急了。

    下首的十三阿哥显然也是一脸愁容,这次蝗灾来的气势汹汹,如今已经波及到苏浙皖不少地区,情况已然十分紧急。

    但造成如今局面的罪魁祸首,自是那些欺上瞒下的地方官员。

    苏浙皖本就是蝗灾多发区,淮河流域蝗灾集中发生在春夏之季,再加上那边本就刚经历了大旱,每逢大旱便多生蝗灾,所以,数月前胤祺便已经上了折子,便着重提醒了要注意这些地区的重点防蝗。

    这自打大清入关以来,蝗灾频发,朝廷便严令下了旨意,各地要重点注意治蝗之事,康熙更是明旨规定,直接问责到人,一旦出现蝗灾,便各个都要革职拿问,这么严抓地方,就是为了造成大范围的蝗灾。

    不过,这招效果也显著,各地官员异常重视,往往将蝗灾扼杀在最好控制的虫卵期,也因此已经好多年没有爆发大型蝗灾了。

    雍正自是也知道蝗灾的严重性,所以,在胤祺上了折子后,便立马下旨交代了各地方,如今他登基不久,自是承受不起这般大的灾难。

    谁知那些地方官员竟敢懈怠,防蝗治蝗不力就先不说了,竟还敢企图隐瞒,简直愚蠢至极,使得如今已然错过了蝗灾最好控制的时期了。

    要知道长了翅膀的蝗虫,那可是能跨过长江黄河迁飞到旁的地方去祸害庄稼,那届时祸害的就不是一地两地,可见影响之广。

    要不是雍正听到了些风声,立马派人过去严查,这事还不知道要耽搁多久呢,也怪不得他会如此生气。

    别说是雍正了,就十三阿哥此时而言,想砍了那些官员的心都有了。

    但事已至此,也不是生气能解决的,那些官员稍后腾出手再处理了,他们总归跑不了就是。

    “皇上,如今之计还是要快些想法子才成。“十三阿哥道。

    蝗灾可等不了人,早一些控制住便能尽力少一些损失。

    雍正自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自古以来,治蝗就是个大难题,特别是如今显然已经让它们成了气候,如何控制的确很是棘手。

    十三阿哥想了想,说道:“要不叫五哥来一起想想法子,他如今管着农政司,这事也理应让他知晓。”

    其实,他想说的是找他五嫂问问,但女子不可干涉朝政,他也怕给他五嫂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雍正轻点了点头,“来人,去传恒亲王。”

    说罢,他迟疑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恒亲王福晋。”

    宫里来人传她入宫时,安清正在陪宜妃喝茶聊天。

    自打宜妃搬到恒亲王府后,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自在,安清三天两头就陪她出府溜达一圈,这被困在皇宫那方寸之地这么多年,如今出来了,才知道外面是何等的自由。

    “皇上要见我?”

    安清听到小太监的话,不禁有些诧异,她一开始还以为是皇后派来的人呢,谁知一问竟是养心殿。

    雍正这会召见她要做什么啊。

    “公公可知,皇上召见我所谓何事?”安清问。

    传旨的小太监忙回道:“回福晋,奴才不知,只知道皇上也召见了恒亲王。”

    还召见了胤祺,安清下意识点了点头,虽不知发生了何事,但多半是和农事有关,否则她也是实在想不出雍正召见她能做什么。

    她也没敢耽搁,直接跟着传旨的小太监进了宫,而在养心殿门口,恰好碰上了同样匆匆赶来的胤祺。

    安清和胤祺对视了一眼,夫妻两人也没敢耽搁,径直进了养心殿。

    此时,养心殿内,雍正和十三阿哥明显已经等的有些着急了,待两人一走进来,还没来的及行礼,雍正便直接抬手示意免礼。

    然后,十三阿哥也一点废话没有,将此次苏浙皖地区遭遇蝗灾的情况说了一遍。

    安清听到蝗灾,心下不由一顿。

    蝗灾可不是小事,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更别说是这会了。

    古代农业不发达,老百姓们基本都是靠天吃饭,而蝗灾过境,片草不留,一旦来袭,往往比旱涝更可怕。

    “五弟妹,你可有法子?”雍正声音不由有些急切。

    安清怔了下,但随即也明白了雍正的难处。

    他刚登基,康熙给他留下了个烂摊子,朝堂之上的那些事本就焦头烂额了,如今又便遇到这种事,可想而知是有多麻烦。

    “回皇上,前些日子妾身教导弘昂时,恰好给他布置了一功课,就是要如何治蝗的,他翻阅农书,总结了不少治蝗的法子,妾室也帮他补充了些,如今那册子就在府上,可派人取来给皇上瞧瞧。”安清道。

    前些日子,听说了苏浙皖大旱,她便提醒了胤祺,苏浙皖等地自古便是蝗灾多发区,此次大旱之后怕是会生蝗灾,事后她便以此为题考了考弘昂。

    没想到这会倒是派上了用场。

    雍正听到这话,眼睛瞬间就亮了,“不用,朕信五弟妹,你既然看过了,那直接让人送去灾区实施即是,灾情不等人。”

    安清怔了下,没想到雍正对她竟这般信任。

    只是,该说的话她还是得说清楚,“皇上,治蝗最好的时机就是在蝗虫还在土壤中,尚未长成气候之时,但方才听十三弟所说,如今蝗灾情况已经很是严重了,治蝗的侧重点只能事控制为主。”

    蝗灾自古便是大灾,甚至藏着不少帝国的兴衰之道,历代帝王虽都对其避之若鹜,但同时他们对此也很是了解。

    “五弟妹放心,朕知晓,如今也没有旁的好法子了,各地官衙也用了不少治蝗的法子,但目前来看效果甚微。”雍正说罢,不由叹了口气。

    安清沉思了片刻,治蝗可不是小事,那边情况复杂,若只是靠弘昂那个治蝗的册子,怕是不行的,就像雍正说的,灾情不等人。

    百姓们也耽误不起。

    她转头看向了胤祺,试图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两人对视一眼,胤祺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遂对她轻点了点头。

    “皇上,臣弟和安清愿请命去灾区协助治蝗。”

    雍正先是一愣,但随即也意识到这是最好的法子,自是没有不许的道理。

    有安清过去亲自坐阵,那自是他求之不得。

    去江南治蝗之事定下来后,安清和胤祺也没耽搁,当晚收拾了一些东西后,第二日一早便准备南下。

    胤祺是领了治蝗救灾的差事,一路自是有侍卫护送。

    安清把弘昂也带上了,也趁此机会带着他实地操作一番,理论和实践要结合。

    这次过去是救灾的,事出紧急,他们也尽量轻车简行。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安清等人便准备妥当,准备出发了。

    谁知,刚走到王府门口,便看到门口有两人已早早等在了那里,弘晊和弘晖。

    安清以为他们是来送行的,也没太在意,但当他们都出了城,两人依然骑马跟着,她不由纳闷了起来。

    “他们俩这是要送我们到哪里?”安清低声问胤祺。

    胤祺愣了下,这才想起来昨个忙忘了,竟没把这是告诉她,“他们昨个同皇上请了旨,也在这次的随行名单中。”

    安清不由‘啊’了一声,他们竟也要去?

    弘晊倒也罢了,但弘晖跟过去真的好吗,毕竟,江南离京城这么远,弘晖如今好歹是皇子啊,还是极有可能被议储的皇子。

    雍正登基后,为了避免九龙夺嫡的事情再次上演,已经决定实行秘密立储制度,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弘晖很得雍正重视,又占着嫡长的身份,被议储的机会很大。

    “你怎么也不劝劝?”安清不赞同地看了胤祺一眼。

    胤祺有些无奈地回道:“你怎知我没劝啊。”

    但弘晖坚持要去,皇上也允了,还私下里同我说,是想让他过去了解下民生疾苦,那他还能有什么话可说。

    “无事,你别担心,皇兄又加派了不少侍卫,安全应该没问题。”胤祺道。

    恰好弘晊和弘晖两人也骑马走了过来,弘晖笑着说道:“五婶,您就放心吧,我自小习武,定不会给您拖后腿。”

    安清心想这是拖不拖后腿的事嘛,“你皇额娘能同意?”

    皇后就弘晖这么一个儿子,能放心他这般离京,这小子不会偷偷跑出来的吧。

    弘晖大呼冤枉:“皇额娘自是同意了的,她还说了呢,让我跟着您出去好好学习,多多了解些民间疾苦。”

    当然,这也是弘晖自己的想法,这些年,他基本一直都是同弘晊一起当差,但不少关于民情民意的事情上,他都没有弘晊敏锐。

    那是因为弘晊自幼跟着五叔五婶,经常混迹在百姓之中,所以,很多事情自是比他看的要清楚。

    所以,他这次定要好好跟在五叔五婶身边,多多观察才好。

    安清耸了耸肩,好吧,既然人家亲爹亲妈都这么放心,那她自是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跟着便跟着吧,他总归也是个大人了,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照顾。

    于是,他们一行人从京城出发,水路陆路交替着走,一路朝着灾地赶去,半点不敢耽搁。

    数日之后,安清等人终于风尘仆仆赶到了灾区。

    但当众人在城外,望着黑压压的蝗虫,乌泱泱压在头顶上,遮天蔽日般掠过,这般恐怖场景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头皮发麻。

    放眼望去,成片成片田地,都遭到了蝗虫的侵袭,那些好不容易长成青禾的庄稼,眼瞧着就能结穗,却被这蝗虫快要食尽了。

    百姓们颓废地坐在田垄间,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看着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这么消失在眼前,不少人更是哭的泣不成声,漫天遍野间似是都被一层绝望笼罩着。

    安清心里很不是滋味,转身对着众人说道:“进城,去县衙。”

    蝗灾比他们想像的还要严重,当务之急,必须要加快行动才好。

    如今坐阵江南道的是雍正刚调过来的浙江巡抚李卫,此次蝗灾来的太急了,当地官员因懈怠而误了良机,自是重用不得,只能临时调派了人手过来。

    “李大人,请问现下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安清开门见山问道。

    在他们过来之前,雍正已经快马加鞭,连夜派人先将治蝗那册子送了过来,交到了李卫的手中。

    李卫拱手回道:“回福晋,那治蝗册上标出的准备事项,下官已经提前让人安排好了。”

    安清轻点了点头,李卫是雍正的亲信,她自是信得过的。

    她转身看想胤祺和弘晊、弘晖,“咱们分开行动,我和弘昂先带人去制作喷洒的药剂,你们先同李大人说说咱们路上商讨的详细治蝗策略,若是没问题,立即下达到各受灾地区。”

    李卫一听有喷洒的药剂,眼睛不由一亮。

    恒亲王福晋他还是知晓的,不少水稻和小麦遇到的害虫,她都能用喷洒药剂进行杀虫,这些年她的那些法子,不知帮到了多少百姓。

    难道这蝗虫也可以?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此次治蝗还何愁不能成功!

    安清是不知李卫的心思,要是知道了,只能说怕是要让他失望了。

    这蝗虫和一般农作物的病虫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像那些水稻和小麦常见的虫害,那些虫子要不在地里,要不就是庄稼上,但这蝗虫可是在天上飞着。

    这会又没有直升飞机,就算她有治理蝗虫的药剂,也不能像后世那样进行飞机在高空中喷洒药剂治蝗。

    不过,这药剂依然是要制的,即便无法在空中喷洒,待那些蝗虫落下来,或者飞的低一些时,也是能进行喷洒的。

    这种紧急时候,自然是要多种手段一起上了,哪里还能有的挑拣。

    安清带着弘昂来到衙门的后院,李卫早早便让人把他们需要的东西备好了,包括制作药剂的药材和一概用具。

    还有一些衙门的官差,安清需要教他们如何制作这土农药,然后再有他们传授给当地百姓。

    “额娘,咱们先制作哪种?”弘昂问。

    安清想了想,说道:“你先教他们制作单一药剂的那种土农药吧。”

    单一土农药制作简单,只需要一味药材,仙茅。

    至于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将仙茅果实敲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然后煮上3~4个小时得到的原液,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后,进行喷洒,可防治蝗虫。

    不过,如今仙茅的果实可不好找,李卫在周边搜罗了一圈,再加上他们一路过来沿途寻到的,拢共也没有多少,估计应付不了多久。

    安清决定把另一种复合药剂也制作出来,复合药剂虽然用的药材多了一些,但那些药材普遍都很常见,但这种药剂用起来要格外小心,因为这里面有一种药材是断肠草,有剧毒。

    不过,倒是可以采用诱捕的方式进行使用。

    第152章 五福晋152

    当前各地区的蝗灾已经非常严重了,受灾地区这一茬的粮食作物已然是没了指望。

    那在这种情况下,治蝗的主要任务便是不让其继续蔓延,有效地控制好蝗灾,以及如何避免来年继续接连发生蝗灾的情况。

    而关于此次如何有效地控制好蝗灾的策略,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一是进行人工捕蝗灭蝗,各地方紧急成立专门的治蝗机构,建立责任到人的制度,由衙门官差领头,积极动员和鼓励各地方的老百姓进行人工捕捉蝗虫和灭蝗。

    这也是没法子的举措,如今蝗虫已然长成飞虫,泛滥成灾,漫山遍野和家门家外都是,人工捕捉的法子虽然缓慢且笨拙了些,但却也是此时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些年来,安清和胤祺在农具改造方面也做了不少改进工作,关于一些简单实用的农具,也已然推广到了全国各地,成为百姓们家里常见的农具,比如现下捕蝗需要用到的捕虫网、镰刀等等,此时恰好也派上了用场。

    二是生物天敌治蝗,鸡鸭是蝗虫的天敌,将鸡鸭放入田中使其消灭地中正在蚕食庄稼的蝗虫,还有一些鸟类飞禽天敌,比如百灵鸟、大雁、燕隼等等,用来捕食已经长了翅膀,在空中飞着的蝗虫。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生物天敌捕蝗的法子适应蝗虫密度低一些的地方,要根据情况进行使用。

    而在安清等人赶来之前,李卫已经让人在临近的各县城乡村尽量搜罗了鸡鸭过来,如今都在城外的一处庄子上关着呢,就等着随时派上用场,其他受蝗灾袭击地区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至于鸟类飞禽之类的天敌,以目前的条件,人工能干涉的空间不大,能做的也只有由由衙门下文件,严厉禁止百姓再捕捉这些鸟类。

    第三则是土农药诱捕药杀的方法,这个法子也是目前最有效且快速大面积灭虫的法子,但需要严格控制好区域,适合用在蝗虫密度高的田地中,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此药杀法子可以和第二个生物天敌治蝗配合着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一而用。

    当然,还是像之前所说的那般,因为土农药里的药材有毒,使用时要格外注意,大量喷洒的话定要注意相关人员的防护。

    至于如何防止下一季及之后几年的蝗灾再次发生呢,这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且必须要长线做的繁琐工作。

    不过,现下当务之急是要控制好蝗灾,防止明年蝗灾接连发生的情况,那则是是稍后的事了,暂时还顾不上这些。

    当李卫看到安清有杀死蝗虫的土农药药剂后,瞬间放心了不少,只要有法子就好,不管过程多繁琐和辛苦,总归是有盼头的。

    他想了想,试探性提出一个建议:“福晋,下官在史书上曾经看过,说唐太宗曾当众吃过蝗虫,民间也有一些小儿曾把这蝗虫烤着吃,他们既然都没事,所以,是否可以由衙门官员出面亲自试吃,鼓励百姓捕捉而食呢?”

    若是真能证明那蝗虫真能食用的话,这样百姓们自发捕虫的动力就会很足,若是只靠衙门动员,百姓们的积极性怕是不会太高。

    可听到这话,安清却摇了摇头,说道:“蝗灾下的蝗虫是有毒的,不可食用。”

    蝗虫,又名蚂蚱,这种虫子有一种很神奇的特性,当他们成群时和独处时并不是一种虫子,独处时的蝗虫,大多为淡黄色和绿色,性情无害,且无毒无害,甚至吃起来还会很好。

    但成群的蝗虫,则会黑化,性情不仅暴躁,而且体内还有剧毒,身上更是有一种非常难闻的气味,是万万不能吃的。

    唐太宗李世民当时为了证明‘岁蝗不是灾’这个观念,当众吃下了一只蝗虫,当时那种情况下说不好他吃的是哪种,而且他当时也就吃了一个,若让百姓大量食之的话,必然会中毒的。

    而且,除了泛滥成灾的蝗虫自身有毒外,他们既然决定进行药物喷洒,那此情况下,必然要有些蝗虫身上染上了药剂,从这方面看,也确实是食用不得的。

    但李卫所考虑的也没错,如何调动百姓们自发捕蝗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既然治蝗的策略已经制定出来了,那接下来便是具体实施的事了。

    按照李卫的意思,安清等人负责在衙门里坐镇即可,他会亲自带人去城外。

    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一屋子天潢贵胄,哪里好亲自去干这些啊。

    安清想都没想,直接带头否了他这个提议,他们是过来治蝗的,不去实地前线,而是坐在衙门里等着,那和在京城远程指挥有什么区别。

    再说了,这种时候哪里还讲究这些,当然,安清就从来都不是讲究这些的人。

    他们一行人再次来到城郊,此时已经下午了,但大多数百姓仍然坐在地头,无望地看着田地里以及空中的那些乌压压的蝗虫,即便是见到了平日里最畏惧的官差,他们都无动于衷。

    都没有活路了,哪里还能管的了这么多。

    李卫身为负责此事的地方官员,此时自是要担起动员的职责,但他上前讲了好一番话后,百姓们似乎对此都没什么反应。

    这种情况别说是鼓励大家捕蝗灭蝗了,长此下去,怕是民心要不稳啊。

    李卫心想这样下去可不是发子,就在他焦头烂额之时,余光恰好看到了旁边的安清,不由灵机一现。

    于是,他忙转身来到安清身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安清听完,眉头不由皱了皱,有些迟疑道:“提我能有用?”

    这种情况,他一个地方大官说话都不好使,提她这个远在京城的福晋,真能有用?

    她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李卫立马十分肯定地回道:“旁人不敢说,但据下官了解,提福晋您,保管有用。”

    他在地方当官这些年,也算是深入了民间,自是对安清在民间的威望有所了解。

    北方先不说,就拿江南这一块来说吧,如今不管是青风病,还是稻飞虱稻螟等等水稻相关的病虫害,如今都已有了解决的法子,那些来地方传授技术的农官们,可没瞒着提供这些法子的人是谁。

    所以,这些年来,百姓们对恒亲王福晋的大名都很是耳熟能详,不少人甚至说她是农神娘娘转世,不然怎么懂这么多,这些问题可是困扰上千年的啊。

    农神娘娘转世?

    安清不由一愣,这是何时有的说法啊,她怎的一点也不知道。

    不过,这会也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把正事给解决了,既然她的名号这般有用,都这时候了安清自是也不会推脱了。

    李卫这次显然有信心多了,腰板都不由挺直了几分,“乡亲们,今日皇上牵挂着咱们这边的灾情,特地派了恒亲王和恒亲王福晋一起前来此处,帮着咱们解决这次蝗灾的问题,大家要对朝廷有信心啊。”

    谁知,现场的百姓们听到这话,也只是一脸麻木地看了过来,并未有什么其他的表情。

    安清心想,看吧,看吧,就说了提她也没用。

    “恒亲王福晋?”其中一老农突然喃喃道。

    李卫似是意识到什么,立马说道:“对,恒亲王福晋,就是京城里那位极为擅长种地的五福晋。”

    五福晋!!

    百姓们听到这话,突然都抬头望了过来,“真的吗,五福晋来了?”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今年这庄稼有救了?!

    “当然是真的!”李卫肯定地回道,然后转身看了安清一眼,示意她上前说两句。

    安清最怕这种场面,但此时此刻,也没有旁的法子,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福晋,俺们这些庄稼可能还有救啊?”一老农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看了过来。

    其他百姓亦是如此,均是一脸期盼地看了过来,从大家的眼神能看出来,他们忐忑又害怕,害怕听不到他们想听的答案。

    安清看他们这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如今蝗灾已经如此严重了,这一季的庄稼已经注定保不住了。

    “乡亲们,蝗灾已经发生,咱们不管做什么都没办法扭转了。”

    百姓们眼底的光瞬间熄灭了,果然还是没法子啊,就连五福晋来了,也救不了他们。

    但安清却话锋一转,“但是,虽然这一季的庄稼没办法了,但咱们还是得尽快消灭蝗虫,这样也不耽误今年下一茬的收成啊。”

    现下大清境内,除了黑龙江那种极寒之地外,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现下大部分地区基本都实现了一年两熟的情况。

    所以,他们才要抓紧的治蝗啊,这一季的庄稼没了,下一季的得赶上才好,不然百姓们真要饿肚子了。

    众人不由一愣,“今、今年下一茬还能种?”

    “能。”

    “那有法子对付这漫天的蝗虫吗?”

    安清点了点头,说到接下来的话时,声音不免提高了几分:“有法子的,只要大家按照官府的指示去做,这蝗灾就能被控制,下一季庄稼定能保的住,也不会出现连年蝗灾的情况。”

    百姓们怔愣了片刻后,下一瞬,似是终于集体反应过来。

    下一茬庄稼竟然还有希望!

    自古以来,蝗灾最让绝望的地方就在于,蝗灾一旦爆发,那便意味着接下来几年,甚至好多年都逃不掉卷土重来的悲剧。

    但现下,五福晋告诉他们,有法子能对付蝗虫,还能保住下一茬的庄稼!

    这可是生的希望啊。

    然后,就在众人欣喜若狂之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悲戚的声音。

    “可是,俺们家里已经快要断粮了啊。”

    这话一出,现场蓦地静了下来,这不是那一家的情况,在场不少人家都是如此。

    这些年因着朝廷推广安清那些科学种地的那些法子,各地是很少出现大面积因各种庄稼病虫害欠收的情况,产量上甚至还稍稍提升了一些。

    但同样的,因为这些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每家每户的新生儿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粮食紧张问题依旧存在。

    不少人家就等着这季的庄稼收成呢,如今不仅这季颗粒无收,若说以前还能去附近挖些野菜果腹,但如今蝗虫过境,片草不生的,哪里还有生路。

    李卫见状,忙上前安抚众人,“放心吧,朝廷不会不管大家的,皇上已经下令,接下来会安排调粮赈灾,咱们大家也要一起努力,携手努力来……”

    不得不承认,李卫这个地方官当的还是相当有水平的,至少在安抚鼓励百姓上,就很是有一套。

    之前是因为绝望而选择放任,但此时百姓觉得有了活路,自是不会再坐以待毙。

    皇上都派了五福晋过来了,可见对此事的重视。

    五福晋过往已经给了天下农人们带来很多次希望了,这次定也不例外,他们照做便是。

    接下来的日子里,安清带着众人开始一心扑在了治蝗的事上,亲自领着人进行药物喷洒,还指导百姓们一些灭蝗的事宜。

    在此期间,胤祺也往京城送了信件,和雍正商议,是否可以将捕蝗之事,和赈灾的粮食相挂钩。

    此时的情况,这些蝗灾地区这季注定是一个颗粒无收的结果,朝廷届时布粮赈灾也已成了必然,既然如此,若是能与此时捕蝗灭蝗的相挂钩,百姓们的积极性自是高涨的。

    雍正也很快回了信,同意了他们的提议,并说等这季水稻收成后,便会从旁地截了漕粮直接送完这些蝗灾地区。

    这样就至少能让百姓们撑到下一季庄稼收成。

    百姓们有了盼头,捕捉蝗虫时则更用心了,一家老少齐上阵,就连几岁的娃娃都在田地间捉蝗虫。

    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安清等人在苏浙皖各地来回奔波,终于将此次的蝗灾控制住了,危机得以解除。

    远在京城的雍正,在收到各地奏折后,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十三弟,你看,李卫刚递来的奏折,灾区的百姓听说五弟妹亲自过去坐镇,信心倍涨,蝗灾已经控制住了,接下来只剩下了一些收尾的工作,五弟他们应该也快能回来了。”

    十三阿哥接过奏折,很快地看了一遍,紧皱着多日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了。

    控制住了就好啊。

    如今朝堂不稳,这些日子因着蝗灾之事,那些大臣们在朝堂上吵的不行,还说定是什么惹了蝗神,才特降下其灾难,但摆明了就是想把此次蝗灾引到他四哥头上。

    真真是其心可诛!

    还好他五哥和五嫂将此事解决了,这下看那些大臣还能有什么话可说!

    雍正又随手把李卫递到的私信给看了,李卫是他的心腹,这信是同奏折一同送来的,但信件内容明显就写的更多了些。

    他在信里,不仅很是不着痕迹地把胤祺和安清夸了一通,还不忘把弘昂、弘晊和弘晖也好好夸了一顿,特别是弘晖,基本一直都在治蝗前线,不怕苦不怕累。

    对于这个长子,雍正一直是很满意的。

    “李卫说,民间不少百姓都称呼五弟妹是农神娘娘,这称呼倒是有点意思。”雍正道。

    不过,他觉得这称呼也挺贴切的。

    十三阿哥笑了笑,这个称呼他是知道的,这些年在民间确实很广泛。

    以前他在农政司当差时,经常被他五哥派去奉天府和黑龙江各地,和各地百姓打交道也比较多,自是多少知道些她五嫂在民间的影响力。

    不过,他晓得他五哥这般做的用意,一是知道他不受皇阿玛待见,在京城待着也不好受,于是便常常派他出去跑一趟,全当散散心。

    至于第二点嘛,也是知道他拮据,出京的差事有补贴,当然,他也不傻,这所谓的补贴是他五哥五嫂私下贴补他的,毕竟,之前可听说过哪个衙门有补贴这种事。

    “以前去外地办差时,臣弟也听到过,是百姓们很感念五嫂,她让很多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十三阿哥感慨道。

    雍正也跟着点了点头,他一直都很认可安清在种地一途上的才能,也钦佩那心中有大义的胸襟,时至今日,他依然很清晰地记得,当初在科左后旗农庄上的那番话。

    当时他皇阿玛问她,为何会不辞辛苦琢磨种地的那些事。

    她当时却很平静地说——她做这些不过费了些心思罢了,若是能给许多家庭活下去的希望,那也不枉是功德一件。

    雍正当时便觉得,即便安清是女子,有此番才能和胸襟,那定然是要重用的,此时这个想法依然没有变。

    “十三弟,你说朕给五弟妹封个官如何?”雍正突然开口道。

    十三阿哥不由一愣,有些诧异道:“皇兄要给五嫂封官?”

    雍正点了点头,回道:“对,像五弟妹这种大才,若是男子怕是早都已经在朝堂上身居要职了,那还会等到今日,她此番立了如此大的功劳,若是朕不表示一番,则实属是不该了。”

    给他五嫂封官,十三阿哥自是觉得应该,但有一个问题是,“朝中大臣们会同意吗?”

    大清朝至今还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若是真的这般做了,朝臣们估计又该拿什么有违祖制来当说辞了。

    雍正冷‘哼’了一声,道:“朕登基那时便说过,日后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有才能的,不论出身如何,朕都会重用,而如今,再加一个男女又何妨!”

    第153章 五福晋153

    远在千里之外的安清,可不知雍正竟有了给她封官的念头,此时她正忙着在同李卫交代如何防止下一季继续爆发蝗灾的一概事项。

    首先要注意的便是,蝗虫最是喜欢在地势低洼之处产卵,所以,那些低洼之地要尤其注意,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可暂时将这些田地改成池塘,用来养鱼养虾,或者牧鸡牧鸭,也可避免蝗虫在这些地方产卵繁殖。

    第二点嘛,那就是农作物种植的选择上,要尽量减少蝗虫的吃食来源,蝗虫喜欢食用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但却不喜食大豆。

    所以,蝗灾发生地区下一茬的庄稼要选择种植大豆,这样也能作为百姓们接下来的存粮。

    最后一点,也是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下一茬庄稼播种前一定要及时深翻土地,然后再喷洒防治蝗虫的土农药,依次来杀死虫卵。

    就像安清之前说的那般,这些工作艰巨且繁琐,但却又都是不得不做的,所以,要格外注意才好,各地衙门更是要密切到田间巡查,势必要让百姓们将这些措施做到位了,万万不能因为偷懒懈怠了。

    “王爷、福晋,你们真的不能再待些日子了吗?”李卫问道,“下官有些惶恐,怕万一哪步没做好,误了事可如何是好啊。”

    安清笑了笑,说道:“李大人客气了,以你的才能,自是不会连这些事都做不来的。”

    李卫可是雍正从潜邸时就培养的心腹,不管是手段,还是能力,自都是毋庸置疑的,接下来的事就是些按部就班执行的事项,交给他自也是放心的。

    李卫默默叹了口气,见他们去意已决,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些日子,有安清和胤祺在这边坐镇,他心里是十分踏实的,但如今他们突然要离开了,而接下来所有事宜将全然压在他的身上,他也不由顿感压力倍增。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没信心,大概就是打心里觉得,有安清在更保险些,因为,即便出现任何突然的情况,她都能有法子妥善解决。

    弘晖看着他五婶,不由有些纳闷,低声问身旁的弘晊:“五婶怎么这么着急回京,是有什么事吗?”

    这趟出来,他真的是受益匪浅,本以为还能再待些日子,谁知他五婶今个一早突然宣布要回京了,说实话,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弘晊摇了摇头,这事他还真不清楚,于是他又转头问向一旁的弘昂。

    弘昂轻点了点头,回道:“额娘庄子上的小麦要熟了。”

    弘晊怔了下,似是突然明白了什么。

    弘晖却仍是一头雾水,小麦熟了怎么了啊,庄子上又不是没有人了,何必非要五婶这么着急赶回去啊。

    安清等人将接下来的一概事宜交代完后,便开始打道回京了,他们回去时虽不用像来的时候那般赶,但却也没怎么耽搁。

    回到京城后,他们直奔皇宫而去。

    养心殿中。

    胤祺先向雍正禀报完差事,雍正对他们一行人大肆嘉奖了一番后,他突然提起了要给安清封官的事。

    安清本来没太,听到这话,不由一愣,给她封官?

    雍正不是在开玩笑吧,还是说她刚刚开小差,听差了什么啊。

    她扭头看向身侧的胤祺和其他的人,见到众人都是一脸懵圈的表情,这才稍稍确定自己没听错。

    “五弟妹,你意下如何啊?”雍正又问道。

    安清眨了眨眼,她能意下如何啊,自然是不如何了。

    她一个励志毕生都要走科研路子的人,真心是干不来管理的那些活。

    还有,一想到当官以后都要像胤祺那样,让她每天起个大早去赶早朝,安清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若说只是担个虚职的话,那她觉得也没什么必要,据她了解,就算是虚职,也是要定期去衙门点个卯的,九阿哥如今不就是这般嘛。

    那可不行啊。

    咋的呀,她这会都要不惑之年了,还要体验一把衙门点卯(上班打卡)的感觉啊。

    不成,这班可是上不了一点。

    “妾身多谢皇上恩典,但妾身能力有限,怕是无法胜任。”安清很是委婉地拒绝道。

    雍正却实属没听出来她这拒绝之意,只以为她是谦虚,“五弟妹实在太过谦逊了,若是你都无法胜任农官的官职,那整个大清都没人敢说自己能胜任。”

    安清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倒也不用把她抬的这么高,“但妾身惭愧,平日里只会种地,实在是不懂为官之道。”

    说罢,她求救地看向胤祺,呜呜呜,救救她,她不想当社畜。

    而且,还是跟着雍正这种老黄牛般的帝王当社畜,她都能想象到这以后的日子得有多苦逼。

    安清是真心觉得现下的状态就很好,她想做的事都能做,胤祺就是她在外面的代言人,她只需在背后当当狗头军师就行,不用费心费力干一些琐事,只需要专心在试验室和试验田中研究育种的事情就行。

    何苦再给自己揽一个差事在身上,俸禄也没多少,实在是划不来。

    这也确实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胤祺知晓安清的性格,也知道她向来不喜欢拘束,不喜欢麻烦,若是让她去当个农官,以她的能力和见识,定是能胜任的,但同时她也会像被枷锁困住了一般。

    且不如只让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管是种地,还是旁的,只要是她喜欢的,他都支持。

    同样的,安清不喜欢的,他也会尽力帮她推掉。

    但就在胤祺想着如何开口时,一旁的弘晊倒是先开了口。

    “皇伯父,您还是不要为难我额娘了,不然到时候我阿玛肯定又要忙得脚不沾地了。”

    弘晊还是很了解自家额娘的,就方才见她那反应,便知道她是不乐意当什么官的,但又因为不好太过直白地拒绝皇伯父的好意,才说的那般含蓄。

    大殿内,众人不由一愣,弘晖很是不解地问:“这是为何,五婶当官,为何五叔要忙的脚不沾地?”

    雍正和十三阿哥也齐刷刷地看了过来,显然也很疑惑。

    弘晊开始毫不客气地揭自家额娘的老底了,“除了在种地一事上,额娘向来没什么耐心,可当官却有不少其他的琐事要忙,估计她都得让阿玛给她做。”

    即便是农官,也不能只关心地里的庄稼吧,平日里还有不少写奏折之类的琐事呢。

    所以啊,他阿玛有自己的差事,这又要把他额娘差事接过来一部分,到时候可不得忙的脚不沾地嘛。

    旁边的弘昂听到这话也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他可是曾经还看过他阿玛替他额娘看府中账本的。

    那时候还是她额娘管着家,虽说平日里有紫苏姑姑她们帮着,但每到年底,府中账本还是要她亲自过目的。

    每每看到那厚厚的一沓账本,他额娘都要叹好一会气,有时候她实在是懒得看了,他阿玛便会代劳。

    当然,对此他阿玛也甘之如饴就是了。

    安清:“……”

    弘晊这臭小子,就不能说的含蓄点嘛,哼~在外面也不知道给她留点面子!

    她轻‘咳’了一声,强行挽尊道:“那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术业有专攻,得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

    众人听到这话,都不由笑了起来。

    雍正这会自是也看出了安清的意思,虽说他真的很欣赏安清的能力,但她既无心入朝为官,他也不好多加勉强。

    随即,他又把目光放在了一旁弘昂的身上,“弘昂现下也有十四了吧,皇伯父听说你这次在灾区表现的非常好,于农事一途上也颇为有天赋,你可愿入朝‘当差’为皇伯父解忧啊。”

    众人不由一愣,雍正口中‘当差’不是当官,而是指皇室子弟入朝学习政事。

    但按照惯例,皇子在学期间,一般都是要到了十六七岁才能入朝当差,通常是派“御前行走”,学习政事的。

    弘昂如今也才十四岁,而且还不是皇子,只是侄子,这也太不合规矩了吧。

    可转念一想,雍正都能打破大清没有女子当官的先例,想给安清封官了,这好像也算不得什么了。

    弘昂回过神后,忙拱手回道:“皇伯父,能为您解忧是侄儿的荣幸,您若是需要侄儿做什么时,尽管吩咐便是,但入朝当差的话,侄儿还小,还想跟着额娘多学学。”

    雍正这会是听懂了,得嘞,弘昂这小子,还真被弘晊给说准了,他还真是随了他额娘啊,一心都扑在了地里面。

    不过,这样也好,若是他真能学到安清身上的本事,于大清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出了宫门,安清他们一家四口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车上,弘晊看着自家额娘,很是不解地问道:“额娘,您今个好生奇怪啊,后来皇伯父要赏赐您,您为何要推脱啊。”

    这可不像他额娘的脾气啊,她虽然不喜欢当官,但赏赐却是不嫌的啊,怎么还有把到手的赏赐推掉的道理。

    安清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怎么,你额娘我就不能大公无私了?”

    弘晊很有眼力见地回道:“能自是能的,但以儿子对您的了解,您方才回皇伯父那话,分明就是没有说死,显然不像没所求的样子啊。”

    弘昂在旁边听的一头雾水:“有吗,额娘也没说什么啊。”

    他记得,额娘推掉赏赐后,当时好像只说了句——“能替皇上解忧就好。”

    弘晊老神神在在地回道:“就是因为什么都没说,才不对劲。”

    而且,不仅她额娘没有说,他阿玛也没有。

    安清看了眼自家大儿子,行吧,这臭小子猴精猴精的,果然什么都瞒不了他。

    “还能是因为什么啊,你们妹妹呗。”

    弘昂“啊”了一声,诧异道:“雅利奇怎么了,她又闯祸了?”

    这得闯多大祸,都闹到皇伯父那里?!

    弘晊很是无语地看着弘昂,这小子除了种地上脑子灵光的不行,旁的事他是一点都不愿意多琢磨啊。

    雅利奇能闯多大的祸,还要让额娘这般费心地为她筹谋,那定然得是大事了,人生大事。

    “额娘,您是说雅利奇的婚事?”弘晊问。

    安清也没瞒着,轻点了点头。

    雅利奇如今都十四岁了,满蒙联姻是皇家公主的命运,但除了公主外,郡主也大多躲不掉。

    就像大阿哥的大女儿和三女儿都抚蒙了,太子的长女亦是,最近一些的,还有九阿哥的女儿。

    但好在雅利齐不是公主,是郡主,婚事上相对就有了一定操作的空间,不一定非要抚蒙的,当然,安清并不是觉得嫁到蒙古有什么不好,她也只是想给雅利奇谋一个婚姻自主权而已。

    所以说啊,她不是不求,只是只求她想求的。

    在安清看来,雍正这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重感情,他身上隐隐有着一种‘你不负我,我定不负你’的义气。

    就像他对十三阿哥一般。

    当然,雍正还有些任性在身上,从今日之事便能看出来,什么违背祖制,对他而言就不算事。

    但凭心而论,安清更愿意和雍正这种人相处,后世不少人都说,在雍正朝,只要你恪守本分地做事,雍正就是最坚实的后盾。

    她和胤祺本就没什么大的志向,只求余生一家人能顺顺遂遂,平安如愿即好。

    本以为此次蝗灾之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但谁知就在众人刚缓了口气,此事在民间不知怎的,竟神不知鬼不觉在民间掀起了一层大浪。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民间流言四起,说蝗灾乃是天谴,是因雍正得位不正,上天赐下的惩罚,关于各种雍正继位的政治谣言到处都是,还说若是雍正不下罪己诏,以此来请求蝗神原谅的话,蝗灾会再次下天谴,这次怕是要殃及整个大清。

    百姓们瞬间如临大敌,民心涣散不已,朝堂之上更是风声鹤唳,甚至有大臣联名上奏,让雍正以大局为重,隐隐有逼着雍正下罪己诏之意。

    虽说历朝历代有不少在任的皇帝会在蝗灾之时下罪己诏,但雍正的情况却不同,那些在任的皇帝会主动下“罪己诏”,是承认施政的错误,但雍正若是下了罪己诏的话,那就相当于承认自己得位不正了啊。

    这两者的意义完全不同,带来的后果自然也不一样。

    雍正如今可谓是进退两难,这屁股下的龙椅本就还没坐稳,便生出了这种事端,不论如何,此时罪己诏是万万不能下的,那要如何安抚振奋民心,却成了当务之急。

    安清知道这事的时候,她正在庄子上看她那地里的杂交小麦呢,如今麦子已经成熟,近几日便可以安排人收割了,如今这肉眼瞧着,便知这收成和她预料的大差不差了。

    当胤祺把这事告诉她时,她下意识皱了皱眉,“这事怎的闹这么大?”

    能牵扯到‘得位不正’这种话,不用猜都知道是有心之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难道是八爷党的人?

    “我听十三弟说,应该是十四弟和皇太后所为。”胤祺回道。

    安清下意识皱了下眉,这德妃和十四阿哥还真是能作妖。

    但也不对啊,不是说这事闹得很大嘛,南方北方不少地方都有流言,凭两人如今的势力,怕不能再这么短时间内做到吧。

    毕竟,雍正上位后,也不是没有防着他们,十四阿哥手中的势力如今也被削减的差不多了。

    胤祺轻点了点头,把他知晓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下。

    原来是因蝗灾失责之事,雍正雷霆手段处理了好一批官员,谁的面子都没给,自是触及到了不少人的利益,此次事件也少不了他们的推波助澜。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因着雍正在前朝推行摊丁入亩新政,前些日子刚颁布了圣旨,先选出了几处试点地推行,之后在全国推广。

    而这圣旨一颁布,便引起了朝野一顿哗然。

    安清点了点头,心想那怪不得呢。

    要知道所谓的‘摊丁入亩’,是指将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到田赋中,从而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也是康熙年间推行的废除新生人口的人头税的进一步延伸。

    这一政策不仅能简化了税制,还减轻了底层农民的负担,但却损害了士绅和官僚的利益,毕竟税收是从人头税摊入到田赋之中的,而这个社会大部分田地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的。

    无疑,如今流言这般肆虐,定是这些人在煽动民意,逼着雍正低头,甚至想逼着他下位。

    安清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于胤祺的用意也猜到了几分,她指着地里的那些杂交小麦,说道:“你是想问我这个?”

    古人最是信命数和运道,流言既然说蝗灾是天谴,那如今又出现了如此高产的良种,那这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为天赐祥瑞呢。

    胤祺轻点了点头,没否认:“可以吗?”

    他也是看着他四哥左右为难的样子,实在不忍,才想着过来问问。

    安清笑着回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呀,我们之前不说好了吗,若是今年试种收成稳定的话,便禀告给皇上的,如今也没什么区别啊。”

    即便这会还没收成,但肉眼也是能估摸出产量的,提前一些禀报也无碍。

    从私心上来,安清是十分支持雍正这‘摊丁入亩’政策的,旁的不说,取消了人头税后,他们当初在江南看到那类‘杀婴’事件也会少发生一些吧。

    所以,别说有这个打算了,就算是本来没这个打算,她也会改变计划的。

    安清看着地里那些沉甸甸的麦穗,真没想到啊,它们竟在此时还能派上这个用场。

    当初在江南之时,她便暗暗决定利用她的所学做些什么,至少让这个时代的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活下来。

    如今看来,还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第154章 五福晋154

    养心殿内。

    雍正蹭的从龙椅上坐了起来,一脸狂喜地看着下首的胤祺,“五弟,你说亩产能到多少?”

    胤祺再次拱手回道:“回皇兄,安清预估了下,平均亩产应该能达到四百五十斤以上。”

    当然,这自然是保守估计,毕竟如今只是单从麦穗情况看,还是保守些说好。

    雍正激动地从上首走了下来,四百五十斤啊!

    十三阿哥亦是,前些年他一直在农政司当差,对全大清粮食产量还是比较了解的。

    要知道不遇上大型天灾的情况下,现下全大清小麦平均亩产量也只有一百八十斤,南方那种极上等良田大丰收的情况下,小麦的亩产最好也不到三百斤啊。

    这还是这么多年安清及农事官员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下,各种科普基础种田知识的前提下,才达到的如今普遍亩产。

    但这良种出现,却让如今的产量整整翻了一倍还要多!

    而且,不管是雍正,还是十三阿哥,他们对安清和胤祺两人还是很熟悉的,他们向来稳妥,此时既然胤祺说亩产能达到四百五十斤,那便只会多不会少。

    雍正似是想起什么,突然问道:“五弟,你们这小麦是否有大范围推广的可能?”

    胤祺也立马明白了雍正的这顾虑从何而来,当初在木兰围场提出‘压麦’之事时,安清那会的小麦产量也不低了,可当时那麦种却不能推广使用,雍正估计是想到那件事了,才有这么一问。

    但这二十来年,安清一直在做各种努力,产量比那会还提高了不少,但最重要的是,产量稳定且已经达到可以推广种植的条件了。

    胤祺轻点了点头,回道:“此小麦良种经过不断的改进,产量稳定,可在大清范围内推广种植,若是可以的话,皇兄您今年秋天便可选定试验点种植了。”

    雍正听到这话,瞬间大喜:“好好好,五弟,你和五弟妹这次可是帮了朕的大忙了啊。”

    大清如今出现了此等良种,待日后推广开来,在他执政期间必然要迎来一个盛世!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得先把当下这燃眉之急解了再说。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雍正整个人走起路来都是带风的,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子喜悦之色。

    众大臣都暗暗纳闷,皇上今日是有什么喜事吗?

    如今关于其得位不正的流言在各地传的沸沸扬扬,至今还没有解决的法子,难道是有了解决的法子了?

    也不应该啊,就当前这困境,能有什么法子解决啊,蝗灾是实打实发生的,自古以来便有发生蝗灾,便是蝗神降怒的说法,民间百姓对此早已深信不疑,这种情况除非妥协下罪己诏,几乎是无解。

    总不能血腥镇压吧。

    而这样要在青史上留下骂名之事,不到万不得已,想来也没有那个帝王愿意出此下策,毕竟,这和不打自招又有什么区别呢。

    “众爱卿可还有事禀告,无事的话,今日……”

    就在大臣们以为可以退朝时,雍正突然话锋一转,“今日朕瞧着天气甚是不错,若是无事的话,众爱卿陪朕去城郊散散心吧。”

    朝中众人不由一愣,除了知道情况的胤祺和十三阿哥,其他人都纷纷猜起了雍正此举的用意。

    为何突然要去城郊,以雍正上位后那勤勉执政的做派,定不会是散散心这么简单的事。

    但雍正却压根没打算给他们弄明白的机会,废话一点不多说,直接便领着一众大臣风风火火朝着城郊而去。

    若说众人一开始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但随着越走越远,不少隐隐猜出了些端倪。

    比如张廷玉,当他看到雍正是朝着安清那皇庄而去的时候,心里约莫有了猜测,只是还有些不太确定。

    待雍正领着一行人来到皇庄时,安清已经早早带着几个孩子在门口候着了,除了弘昂和雅利奇一开始就和她在皇庄上外,弘晊、弘晖是早朝之后,被雍正派过来同安清打声招呼的。

    弘晖一开始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路上弘晊也没瞒着他,把他额娘培育出高产良种的事大概说了说,弘晖在震惊之余,随即便狂喜不已,太好了,他皇阿玛当前的困境便终于有解了。

    不止是弘晖,昨个弘晊得知这事后,也是高兴了好久,为他皇伯父高兴,也是由衷地为自家额娘骄傲。

    安清带着几个孩子给雍正见完礼后,雍正便笑着开始了他的表演。

    “朕今日瞧着天气不错,便带着大臣们出来散散心,恰好路过五弟妹的庄子,便想着来瞧瞧,没耽误五弟妹的正事吧。”

    安清心里很是无奈,雍正这入戏也太深了吧,但面上强撑着陪他演戏,“皇上言重了,自是没有的,正好今个庄子上的小麦熟了,皇上和众大臣要不去瞧瞧?”

    雍正大手一挥,中期十足道:“成,朕也有此意。”

    众大臣自是不傻,此时心里基本都猜到了些,难道是恒亲王福晋这小麦有什么惊喜?

    雍正带着众人来到一处麦田前,大家看着金灿灿的麦浪,即便是对种地之事不太精通的人,都不由感慨一句,恒亲王福晋这小麦长得可真好啊。

    当然,这些那些门外汉来说的,而对于那些农事官员,以及曾有幸在农事学堂进修的官员来说,很快便瞧出了异样。

    这小麦的麦穗也太沉了些吧,还比他们以往见过的小麦麦穗要大不少。

    站在雍正身侧的张廷玉似是想起什么,很是诧异转头看向安清,“福晋,您这小麦是……”

    是她这些年一直培育的良种?

    农政司的官员们也先反应过来,均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福晋,您这小麦可是新品种?”

    安清笑着点了点头,为了陪雍正演下去,不得不继续装大尾巴狼,“是啊,这些年我一直在琢磨育种的事,也是上天垂帘咱们大清啊,如今终于成了。”

    她话里说是上天垂帘大清,但只要不傻的人都能听出来这言外之意。

    众大臣不由看向雍正,怪不得皇上今日会这般高兴。

    自古便是良种难求,若恒亲王福晋培育的这小麦良种的产量真的能增加,哪怕只有两三成,怕是都会震惊朝野上下。

    届时,民间那些流言自也能不攻自破,什么得位不正才天降大灾,那现在又降下如此大福又要怎么说?

    “敢问福晋,您这小麦的产量能有多少?”一大臣问道。

    安清指了指麦田的方向,回道:“各位大人也看到了,这地里的小麦如今还没得及收上来呢。”

    其言外之意,你们都不知道,我这会哪里知道啊。

    但众人也不傻,自是不会觉得认为安清真的不知道,这育种之事哪里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啊。

    再者说,雍正今日显然就是有备而来,恒亲王夫妻做事想来稳妥,若是真不知这产量具体有几何,又怎么可能会有今日这一出啊。

    张廷玉眼底闪过丝笑意,转而看向雍正,拱手说道:“皇上,以微臣之见,不如今个多派些人一起帮福晋将这地里的小麦收了,咱们也好现场来称称产量如何?”

    雍正本就是这个意思,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

    于是,这事便也这么定下来了,十三阿哥安排不少侍卫和官兵帮忙收割小麦,不少大臣也亲自下去帮忙,安清更是早早便让请了城郊的不少百姓来帮忙。

    在她看来,这事既然要做,那就不仅要让大臣们亲眼看到,还让人找来了一些百姓过来见证。

    所谓人多力量大,安清今年这庄子上大概试种了上百亩的小麦,因为人手足够多,竟只用了一日的功夫,就完成小麦的收割、脱粒的活计。

    前些年,安清按照后世的法子,研究出了一种小麦脱离工具,不用经过暴晒碾压麦秆,直接便可脱粒,然后再将小麦晒干即可。

    接下来便到了众人期待了一天的称重环节,因着这上百亩的小麦确实不是小数目,之前收割时雍正便给六部的官员各自分配了一定的区域,让他们单独负责收割任务,这会称重自是也各自统计即可。

    待六部官员把统计产量送来后,不少人脸上惊讶的表情都还没来的及收回去,显然是被这实打实的数字惊到了。

    各处汇总完毕,算是百亩小麦的平均亩产,竟然高达六百斤!

    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在场众人还是不由倒抽了口凉气。

    安清忙出来解释道:“这会的小麦还未经过晾干,而且脱粒后还有少量的麦茬掺杂在里面,要去掉这部分的水分占比才准。”

    这块农政司官员有经验,经过他们之前的测试,小麦经晾晒之后重量的流失率大致在10%左右,那现下亩产六百斤,晾晒之后损失百分之十,也就是六十斤,再除去那些麦茬,亩产量五百斤绝对没问题。

    而且,还只会多不会少!

    一官员比较谨慎,不由看向安清道:“福晋,您这些田地可都是良田?”

    恒亲王福晋这庄子是先帝赏的皇庄,占地比较大,田地自是有优等,也有劣等,但若种植小麦的用地都是良田的话,那这亩产怕是还要再缩一缩水才成。

    至于要缩多少,那便不太好估量了。

    安清摇了摇头,转身朝紫苏要了这小麦试种的记录册子,然后递给了雍正。

    “这些是上百亩小麦的试种情况,分别有劣等地、中等地,以及优等地,像那种优等地和劣等地占比很小,大多都是中等地。”

    毕竟,从大清目前的情况来看,种植小麦的田地大多是中等地,优等地是因为太少,不具有代表性,劣等地则不太适合种植小麦,则更适合种植番薯之类的作物。

    众大臣对视一眼后,立马对着雍正跪了下来,“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此良种,是我大清之福,亦是百姓之福!”

    亩产五百斤啊,整整比之前亩产多了一倍还要多,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意味着每一年的小麦产量得翻一翻,百姓们会有更多的余粮,国库也将更加充盈。

    这要不是亲眼所见,他们可是敢都不敢想。

    虽然雍正猜到了胤祺当时说的有所保留,但这会还是忍不住被惊讶了一把,“好好好,恒亲王福晋安清培育出如此良种,乃是我大清的大功臣。”

    众大臣也纷纷附和了起来。

    安清还是不太适应这种场面,但相比之前还是好多了,至少这会不用胤祺帮她挡着了。

    “皇上,既然您都来了,要不去那边的水田瞧瞧?”安清道。

    雍正听到这话,双眼不由一亮。

    水田?

    难道那水稻她也培育出良种了。

    安清也没否认,如今水稻虽然还没有到收成的时候,但这会也已经结穗了,明眼人也能瞧出差异来。

    她本就决定将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的种子一起拿出来,那这会自是不用再藏着掖着。

    不过,有了那杂交小麦的先例在,当雍正和众大臣来到水田这边时,轻易也看出了差别来。

    “敢问福晋,您这水稻能达到多少亩产?”一大臣问道。

    安清这次倒不说自己也不清楚了,而是径直回道:“这水稻的产量不如小麦,但亩产四百来斤应该没问题。”

    虽说这杂交水稻的产量她是不满意的,但这科研一事本就是个发展前进过程,不能一味地只求完美,四百斤对现下的水平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突破了,早些推广给百姓种,也能让大家早些受益。

    至于之后嘛,再继续研究就是了,待有了更高的品种,届时再更新换代就是。

    无疑,雍正此行绝对是满载而归,他本以为只有小麦良种,没想到竟还有水稻良种,他都能想到,等这消息昭告天下时,定会全国轰动。

    五弟妹真是大清的福星啊,当然,她和五弟也是他的福星!

    第二日,雍正便下旨昭告天下恒亲王福晋安清培育出小麦和水稻的良种,惊现于世,水稻良种亩产均可达四百斤,小麦良种亩产可达五百斤。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因那日除了一众大臣外,还有不少百姓们也亲眼瞧见了,这消息早已不胫而走。

    这时候哪里还有人关注什么蝗神降灾之事,朝野内外,村头巷尾,大家唯一关注的就是这良种何时能推广开来之事。

    若说是旁人培育的这良种,大家可能还会存着些疑虑,但那可是农神娘娘转世的五福晋啊,哪里还有不信的道理。

    于是,各地不少官员开始纷纷上折子请求良种,挤破头想进到那第一批试种的名单中,这样当地的百姓也能尽早受益,他们的官员考核也更加好看。

    雍正办事效率向来很高,和几位忠诚商议一番后,当即便在南方和北方各划出了十个个试验点进行试种。

    安清庄子这边水稻收成后,便开始安排选种事宜了,同时她和弘昂还将各种种植注意事项汇总成册,由雍正安排人分抄,届时会和粮种一起送往各试验点。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四季流转更替。

    雍正看着桌案前各地传来的报喜奏折,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继去年蝗灾发生后,如今已过去一年多了,这会百姓们已经都收了两季的粮食了,蝗灾也并未再次来袭,大家终于放下了心来,确定不会发生连年蝗灾的情况。

    去年划定出的杂交小麦的试验点,上个月大丰收,亩产都在五百斤以上,现下水稻也收成了,亩产竟也有四百五十斤,来年便可大范围进行推广了。

    不用饿肚子是百姓们自古最朴实也是最大的愿望,如今他们看到了希望。

    于是,各地百姓欣喜若狂,纷纷上街游行喝彩,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欢呼雀跃。

    雍正看着手中的信件,眼底不由闪过一丝欣喜,“十三弟,你来看看这个。”

    十三阿哥从雍正手中接过一张很大的纸张,展开一看,“请愿书?”

    雍正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李卫递上来的,说是海宁百姓们自发上的万民书,想为五弟妹请封。”

    海宁归属浙江管辖,也是去年蝗灾发生的重灾区,当时安清他们在此地待的时间最长,几乎整日里都和当地百姓们一起奔走在田间治蝗。

    今日他们上这万民书请愿,也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安清帮他们度过了难关,挽救了他们家人的性命,毕竟,能在那般严重的蝗灾下保下一家老小的情况,真真是史无前例了。

    十三阿哥愣了下,立马猜到了雍正的用意,“皇兄,您是想给五嫂封爵?”

    雍正轻‘嗯’了声。

    自打去年安清献上良种后,那赏赐便流水一般的从宫里送往恒亲王府,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各处的庄子田地,但雍正还是仍然觉得不够。

    但他便一直苦于不知要如何嘉奖她,可如今李卫送来的这请愿书却突然点醒了她,既然封官不成,那便封爵吧。

    一个和硕亲王的爵位,以五弟妹之功劳,绰绰有余!